为助力十方大众培植慈孝之念,弘扬慎终追远、缅怀先祖的优良传统,天津华盛寺特于农历七月初九至七月十四期间拜梁皇宝忏;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;并于十五日晚,举行施放瑜伽焰口。
恭逢盂兰盆节,诚心祈愿往昔先灵得蒙超度、品位高升、脱离苦海、安享极乐;亦祈愿现世父母身体康泰、福寿双全、诸事顺遂、平安喜乐。
活动安排
拜梁皇宝忏
农历七月初九至十四
(2025年8月31日-9日5日)
盂兰盆会活动
农历七月十五
(2025年9月6日)
瑜伽焰口
农历七月十五晚上
(2025年9月6日晚)
盂兰盆节起源
盂兰盆节起源于《盂兰盆经》中目犍连报恩救母的典故。
经中记载,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看到已故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,有心救助却又无能为力。他恳切哀求佛陀开示救济母亲的方法。
佛陀对他说:“你的母亲曾在宿世结下深重的罪业,单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,须借助十方大德僧众才行。”
佛陀接着说:“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时,准备种种供物饮食,供养十方大德众僧,承仗他们的威德福力,拔济母亲脱离恶道!”尊者依言奉行,终让母亲得脱一劫饿鬼之苦。
盂兰盆节意义
莲池大师曰:“生养死葬,小孝也 ;生俾底豫,死俾流芳,大孝也。生导其正信,死荐其灵神,大孝之大孝也,目犍连以之。”
世之尽孝,强调养其身体,敬听顺承。而佛门之孝则不止于此,既要对父母尽世间法之孝,还要使其不堕三途,永出苦轮,通过供养三宝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。
每逢盂兰盆节,汉传佛教寺院多用香、花、灯、水果、素食等供佛与僧,同时也通过焰口、诵经、礼忏等方式,举办冥阳两利的盂兰盆会,其意义在于超度历代祖先、父母师长、历代宗亲、往生极乐,并为生者增福延寿。
盂兰盆节历史
“盂兰盆”的意思是“救倒悬”;盆是汉语,为盛供品的器皿。也就是说,用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,恭敬奉献佛僧,承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,以解众生倒悬之苦。
早在佛陀时代,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。《大盆净土经》记载,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、须达长者、波斯匿王末利夫人等,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,都曾依照《盂兰盆经》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。
在中国,《盂兰盆经》于西晋时由竺法护法师译出后,因其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,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,与中国崇尚的孝道精神相符,被历代提倡而广为流传。
南北朝时期,梁武帝崇信佛法,有感于“目连救母”的故事,开始设坛供僧。据《佛祖统纪》载,大同四年(538),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会供养众僧。
拜《梁皇宝忏》
《梁皇宝忏》是梁武帝为了超度皇后郗氏而制的,郗氏毁谤三宝,死后堕落为蟒蛇。梁武帝发起忏悔文,使郗氏脱离恶道。
此篇忏文度化了无量众生而流传至今,所以被称为宝忏。此忏能够灾消吉至,罪灭福生,后世高僧去繁取要,改集为《慈悲道场忏法》十卷。又此忏法因始于梁武帝,故称为《梁皇宝忏》。
纵观宝忏十卷,以皈依为入门,以忏悔来断恶,以发心发愿为修善培福之核心,以回向为利益一切众生之行门,以此来培养礼忏者大乘菩萨道的胸襟,消除罪垢、终获清凉。
瑜伽焰口
放焰口是对饿鬼道的众生做普遍的布施 。
佛陀说了许多真言,例如净业障真言、变食真言、开咽喉真言等。依法诵持这些真言,被召请前来的饿鬼们,可依仗佛的神通愿力饱餐一顿。
饱餐之后,再为他们宣扬佛法,劝他们皈依佛法僧三宝。并传授三昧耶密戒,使饿鬼道的众生心转变,永脱离饿鬼道的苦难,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。
天津华盛寺恪守祖制规仪,筹办孝亲报恩系列活动。此系列活动融汇佛教布施之功德与中国传统孝道之精神,引领大众以一颗至诚感恩之心,如法行持诸善妙法,以此深切报答先祖庇佑之恩、父母养育之德,以及一切众生相携相助之情。
联系客堂报名
客堂微信
tjhsskt
客堂电话
022-28687220
18522597764
(联系时间:9:00-16:00)
寺院地址
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华盛寺